工標網 回首頁
標準分類  最新標準New!  標準公告 標準動態  標準論壇
 高級查詢
幫助 | 登錄 | 注冊
查標準上工標網 免費查詢標準最新替代作廢信息
 您的位置:工標網 >> 標準論壇 >> 標準討論
 
共有 885215篇帖子 快速回復 版主: 暫時沒有版主 | 申請  
1 對標準GB/T26303.1 《銅及銅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檢測方法 第一部分:管材》的幾點看法
  我看了GB/T26303.1 銅及銅合金外形尺寸檢測方法,從文字上理解我認為無法操作,而以我從事檢測工作的理解認為,在標準中規定的檢測方法存在以下問題:
1.在檢測方法中沒有對檢測設備的檢測精度作出明確要求,這應該是在檢測中保證測量精度的重要指標,
2.在測量方法上說明的不夠清楚,如在螺紋管檢測方法中寫到:觀測目鏡,調節X、Y旋扭,旋轉載物臺及目鏡,使齒頂與刻線重疊并保證管的外壁與刻線垂直,讀出總壁厚,這里X、Y旋鈕指的是什么呢?在測量中只找到了一個測量點,又怎么能讀出總壁后呢?
3.標準中說到,需精確測量齒高、底壁厚和齒頂角時,應采用相紙測量方法,這里說的是把齒形放大后拍成照片,制作出齒形模型用直尺和萬能角度尺來測量,顯微鏡測量設備的放大比例和設備的標尺比是經過嚴格的計算而設計出來的,設備將實物放大后的誤差精度高的是在0.002mm左右,而直尺的刻線間距誤差是在0.1mm左右,怎么能說直尺的測量結果能比顯微鏡的測量結果更精確呢?
以上是個人的見解,如有不對請給與諒解。

 
作者:zllytyyjh@163.com發表時間:2013-03-31 18:46:17.0 回復   支持[
1
]
  反對[
0
]
 

2 回復:對標準GB/T26303.1 《銅及銅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檢測方法 第一部分:管材》的幾點看法
  GB/T26303.1在標準6.1.2.1中這樣寫到:內徑大于5mm的管材,其內經可以用內測千分尺、內徑量表、游標卡尺和塞規進行測量,可在檢測方法中只介紹了內徑千分尺的測量方法,并沒有介紹內測千分尺的測量方法,不知道是該用哪一種測量設備進行測量,如果是用內測千分尺測量,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內測千分尺的最大測量范圍是只能測量到50mm,那么,>50mm的又怎么測量呢?如果是用內徑千分尺進行測量的話,內徑千分尺的測量下線是50mm,那么,>5mm<50mm的又該怎么測量呢?
我個人也是在銅加工行業一名從事檢測工作的,我非常喜愛這個行業, 我在這里說的只是對標準中的測量方法不理解的地方,或是對標準的一些看法,我說的也許是不對,或是理解的錯誤,在這里拿出來是來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和學習的,以達到學習的目的,歡迎大家在這里踴躍發言,更希望在檢測方面的專家給于指導。

 
作者:zllytyyjh@163.com發表時間:2013-03-31 18:48:54.0 回復   支持[
0
]
  反對[
0
]
 

3
回復2樓:管材》的幾點看法
  標準中在螺紋管底壁厚和齒高的定義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標準中對底壁厚是這樣定義的:內螺紋銅管從管材外邊緣到齒根部之間的法線距離,這也說得過去,但嚴格起來應該這樣定義:內螺紋管從銅管材外邊緣到管材內邊緣之間的法線距離,因為螺紋管的每個參數都存在著相互關聯,每個參數的定義都要考慮和它有關聯參數的定義,正是在標準中對底壁厚的定義,才出現了對齒高定義的根本性錯誤,標準中對齒高是這樣定義的:內螺紋或翅片銅管從齒根部到齒頂之間的法線距離,這樣定義對于翅片銅管是不錯的,可對于內螺紋銅管就有很大的問題了,翅片銅管底部是直線的,而內螺紋銅管的底部是個圓弧,也就是說內螺紋管上的齒地不是一個圓弧,你定義齒高為齒的根部到齒頂的距離為齒高,也就是定義齒的兩側根部連線到齒頂的法線距離為齒高,這樣就出現了問題,齒兩側根部的連線到齒圓弧底之間的距離就不算在內了,而在底壁厚重也不包含這一部分,可在總壁厚中又包含了這一部分,所以說齒高的定義是錯誤的。
 
作者:zllytyyjh@163.com發表時間:2013-03-31 18:49:30.0 回復   支持[
0
]
  反對[
0
]
 

  有3條回復,共1頁    

 發表新回復
標 題
內 容
  用戶:   口令:  
 
 
好貼推薦 更多>> 
幫助
新人如何快速獲得積分?
如何在論壇發新帖子?
如何回復貼子?
如何在論壇貼圖?

 
付款方式 - 關于我們 - 幫助中心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條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問題? 聯系在線客服
Copyright © 工標網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