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發達國家制定標準的思路值得借鑒
|
|
目前,從我國國家標準來看,很多是針對某個產品或者某種材料而制定的。以塑料的安全衛生為例,如GB9687-88《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9688-88《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等,我國習慣于面面俱到,但是塑料作為一個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種類非常多,每一種材料制定一個標準耗費的精力、物力和財力是不計其數的,也不可能做到。
我們經常在檢驗過程中會發現各種新的材料,很多新材料安全衛生標準都沒有制定,給檢驗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在復合包裝材料中,除了樹脂、助劑外,還有油墨和膠粘劑,目前還沒有單獨的衛生標準,也沒有全國統一的產品標準,只有各個生產企業的《企業標準》(但2006年起GB9683《復合食品包裝袋衛生標準》的修改稿正在制定中,新國標中已將允許使用的物質擴大到997種之多,而未列入的物質將不允許使用)。總體來看,我國食品包裝標準已不能完全適應目前出現的新問題,食品包裝標準的修改工作已勢在必行。
我們需要一種新思路來合理規范產品質量和安全衛生。2005年起,歐盟最新頒布針對與食品接觸物質的指令1935/2004/EC,它是一項關于與食品進行直接或間接接觸的材料和電器的規定,已于2006年10月27日起強制執行。針對塑料,只需要進行全面遷移測試(2002/72/EC),針對陶瓷,只要進行鉛鎘溶出量的測試。姑且不論這種檢驗標準的合理性,但是他們這種思路值得借鑒,用演繹歸納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世界,去發現事物的通性。而美國則制定律法加以規范,美國聯邦法規第2l卷《食品、藥物和化妝品》對關聯包裝規定:食品必須在符合衛生要求的條件中包裝;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必須依據良好的管理規范(GMP);與食品接觸的包裝材料及其組成成份必須符合要求。對食品接觸材料,FDA通過《規定門檻》第一次規定了包裝材料轉移到食品內的低限。借鑒發達國家的思路,分析總結,革新技術,尋找適合我們的一條道路,最大效率地改變被動的現狀。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出現了問題,才應對地去解決,缺乏足夠的風險評估,預防方面做的還是不夠,因此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狀態,不管是新標準制定還是檢驗監管模式的改革,都勢在必行。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先進的管理理念及風險評估預警,應急處理措施等。檢驗與監管相結合,預防與應對相促進,化被動為主動,保障進出口商品貿易通暢。技術創新、技術革新、制定標準、有效管理,這些都是通過辛勤勞動的付出、時間的付出能夠換來的,而真正難能可貴的是人們關注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很多東西除了檢驗檢疫部門進行科學研究外,還要借助企業、社會其他機構的努力,加強相關部門的聯系,共同提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