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國的標準該怎樣才能轉換成企業標準
|
|
請教各位,如果收集到國外的一些產品標準(自己翻譯過來的不是國家、行業標準)如何把它轉換成自己公司的企業標準?
由于原標準引用的是外國標準或直接是一些數據沒注明是哪個標準,該怎么才能轉換成自己的企業標準呢?
對于前者,是否應一一把引用的外國標準對應的GB或JB標準一一找到,再轉換呢?謝謝!
|
|
|
|
|
2 |
回復:外國的標準該怎樣才能轉換成企業標準
|
|
樓主好像問了兩個問題呀。第一個,做企業產品標準,聲明等同采用國外某某標準,到當地質監局備案生效;第二個,如果是制定企業產品標準,可以直接引用國外標準,但是在遞交資料的時候要提供中文版本,可以自己翻譯的。
|
|
|
|
|
3 |
回復:外國的標準該怎樣才能轉換成企業標準
|
|
將國際標準的內容,通過分析研究和試驗驗證,等同或修改轉化為我國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并按我國標準制定程序審批發布。
采用國際標準也是標準化的活動過程,這個過程也包括三個階段的工作。
1、對采用的國際標準進行分析研究對比,根據我國的技術基礎、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以及氣候、地理條件,進行研究分析和必要的試驗驗證,證實所采用的國際標準對我國的適宜性和必要性,避免盲目照搬。另外,在采用時應考慮完善標準體系的需要,盡可能做成套采用,防止單一、片面或形式化采用。
2、對采用的國際標準進行轉化。即在分析研究對比和必要驗證的基礎上,將適合需要的國際標準的標準文本內容,轉化為我國標準,按我國制修訂標準的規定和程序審批、發布為我國標準。按 <采用國際標準管理辦法)規定,我國采用國際標準的程度分為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國家鼓勵等同采用。
3、貫徹執行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我國標準,采標的目的是提高我國標準的技術水平,從而達到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管理等多方面的效果,如果不貫徹執行,則失去采標的目的和作用。對采標標準的實施也要進行監督和檢查,以證實達到采標標準的要求。
a)編輯性修改
國家標準對國際標準在不變更標準技術內容條件下允許的修改。
b)反之亦然原則
國際標準可以接受的內容在國家標準中也可以接受,反之,國家標準可以接受的內容在國際標準中也可以接受。因此,符合國家標準就意味著符合國際標準。
企業標準:是對企業范圍內需要協調和統一的技術要求、管理要求以及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標準。企業標準由企業制定,并由企業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權的主管領導批準、發布。企業標準一般以“Q”作為企業標準的開頭。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規定: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的產品標準須報當地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已有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國家鼓勵企業制定嚴于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在企業內部適用。
也就是說,企業標準有以下幾種:
(一)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的企業產品標準;
(二)為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進步,制定的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的企業產品標準;
(三)對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選擇或補充的標準;
(四)工藝、工裝、半成品和方法標準;
(五)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
因此,制定企業標準的原則:
(1)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
(2)保證安全、衛生,充分考慮使用要求,保護消費者利益,保護環境;
(3)有利于企業技術進步,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和增加社會經濟效益;
(4)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
(5)有利于合理利用國家資源、能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有利于產品的通用互換,符合使用要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6)有利于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對外貿易;
(7)本企業內的企業標準之間應協調一致。
樓主在轉換國外先進標準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標準是指導企業生產和經營的依據。一般在我國,通過發布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對各類產品的技術要求及其試驗方法作出具體規定,對已有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產品,企業應遵照執行;對尚無上級標準的,制定產品的企業標準。
企業在收集相關法規文獻和技術資料,應了解國內是否有該產品的技術標準。對你們生產的產品的技術要求及其試驗方法作出具體規定的,如已有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特別是強制性標準,企業必須遵照執行;對尚無上級標準的,可直接引用國外相關標準制定為本企業的產品標準,并報當地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并實施。
而對已有上級推薦性標準的產品,在引用國外標準規定時,應在不與上級標準抵觸的原則下,即注意企業引用的國外標準與國家標準作比較,未能滿足國家標準的條文,應參照國家標準進行修訂,并采用國外先進技術的部分;其重要指標與國家、或行業標準不相符的部分,不能采用。
其實在我國,國家或行業的產品標準,多數為推薦性標準,所以,企業完全可以結合本企業產品的實際參照執行或根據本企業產品特點制定企業標準。
但起草產品標準的企業,應當在充分消化吸收國家、行業標準的基礎上選取其產品主要技術指標。
其他項目和經檢驗可體現產品特性的數據進行客觀表述,也可引用先進的技術。這些企業標準,經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備案后,就可作為指導企業生產和經營的依據,也可作為產品質量仲裁的依據。
如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很多企業意識到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因此,企業在制定產品標準時,都考慮選取可以達到的、較高的技術指標。國家也鼓勵企業制定嚴于上級標準的企業標準。
不同種類的產品,其技術指標項目不同,對不同等級產品的要求也大不相同。但并不是說,任何一種產品的技術指標訂得越高越好。
有些國家標準是對同類產品作的一般性規定。雖然這些規定不是特指某種單一產品,但其中有些標準或標準條文規定是強制性的,主要涉及安全、衛生、環境保護等方面,在制定產品的企業標準時必須遵照執行,企業在轉換國外標準中就不能隨意對這些項目和指標加以改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