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標網 回首頁
標準分類  最新標準New!  標準公告 標準動態  標準論壇
 高級查詢
幫助 | 登錄 | 注冊
查標準上工標網 免費查詢標準最新替代作廢信息
 您的位置:工標網 >> 標準論壇 >> 標準資訊
 
共有 5103篇帖子 快速回復 版主: 暫時沒有版主 | 申請  
1 《建筑用砂》國家標準編制說明
  1. 任務來源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的國標委綜合【2008】168號文件《關于下達2008年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等國家標準制修計劃的通知》。國家標準《建設用砂》列入此修訂計劃。標準歸口管理單位為中國建材聯合會,負責起草單位為中國砂石協會、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建筑材料工業技術監督研究中心,參編單位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站、西安公路研究院、遼寧省建筑材料科學研究所、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6家來自不同地區的企事業單位。

2. 標準編制的目的和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家建設的高速發展,建設用砂量越來越大;同時隨著工程技術的不斷進步,對混凝土質量要求的提高,對砂的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自2002年GB/T14684-2001《建設用砂》實施以來,人工砂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為保證混凝土用砂的質量作出了貢獻。但隨著對人工砂認識的不斷提高,原標準有些條款已經不適應工程技術的發展。本次修訂,旨在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要求,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

《建設用砂》在修訂中深入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標準制修訂管理確保國家標準質量的意見》,保證標準修訂的質量,提高標準的科學性與可執行性。

此次標準修訂面向生產企業、使用單位、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廣泛征求意見。

3.修訂內容

本次對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的修訂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修改:

(1)修改了標準的名稱、范圍

標準名稱由《建筑用砂》改為《建設用砂》。原標準GB/T14684-2001《建筑用砂》應用范圍只限于建筑工程中,而建設用砂的應用范圍包括建筑、公路、鐵路、水工工程等。由于建筑、公路、水工等行業現行標準對砂的主要技術指標的要求基本一致,而且來自同類生產廠家。,故可以將用砂行業的標準統一起來,便于使用和管理,推動砂石行業的技術進步。

(2)修訂了天然砂和人工砂的定義

原天然砂的定義“由自然風化、水流搬運和分選、堆積形成”的,該定義只考慮了水流形成的砂,而忽略了山砂等其他天然砂種的形成原因,故將其定義簡化,改為“自然形成的”,即凡是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砂都是天然砂,這樣就包括了天然砂的所有種類,更為科學合理。

原機制砂定義中不包括工業廢渣顆粒。機制砂新定義中增加了工業廢渣顆粒,是由于近年來工業廢渣顆粒越來越多的作為人工砂用于建設工程中,而且使用技術逐漸成熟。將工業廢渣作為人工砂應用,可以減少工業廢渣的堆放占地和對環境的污染,符合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的政策,鼓勵企業利用工業廢渣,同時擴大了砂資源。

(3)修訂了亞甲藍(MB)值的定義。

將亞甲藍(MB)值定義由“用于判定人工砂中粒徑小于75μm的顆粒含量主要是泥土還是與被加工母巖化學成分相同的石粉的指標”改為“用于判定人工砂中粒徑小于75μm的顆粒中高嶺土含量的指標”。

過去認為影響亞甲藍(MB)值大小的主要因素在于泥土的含量,即生產的人工砂中混有的山皮土和夾層土,而山皮土和夾層土對混凝土和砂漿有不利影響。隨著人工砂的廣泛應用,出現了與母巖化學成分相同的石粉也會影響亞甲藍(MB)值的情況。通過礦物分析,發現這些石粉中普遍含有高嶺土,故將亞甲藍MB值定義修訂為“用于判定人工砂中粒徑小于75μm的顆粒中高嶺土含量的指標”,這樣修訂既可以防止山皮土和夾層土的混入,也可以限制使用高嶺土含量較高的母巖來生產人工砂。

(4)撤銷了用途

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中的4.4用途為“I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大于C60的混凝土;Ⅱ類宜用于強度等級C30-C60及抗凍、抗滲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漿”,原標準中制定用途的目的只是當一種建議提出,但很多企業在配制混凝土時,將其當成固定模式去套用,比如配制C60的混凝土就必須用Ⅰ類砂,配制C30以下的混凝土就必須用Ⅲ類砂。大量工程實踐和試驗證明,用Ⅰ類砂配制的低強度等級混凝土更經濟,工作性、強度和耐久性更好,而用Ⅱ類、Ⅲ類砂也可以配制出高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對于天然砂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就可以盡量去使用Ⅰ類砂,而天然砂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也可以就地取材用Ⅱ類、Ⅲ類砂配制高強度等級混凝土。對原用途的誤解不利于技術進步,因此撤銷原用途。

(5)修改了人工砂石粉含量的技術要求

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中將人工砂石粉含量指標相對于天然砂含泥量放寬主要原因是石粉與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徑分布不同、在使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天然砂中的泥對混凝土是有害的,必須嚴格控制其含量,這是多年實踐后大家的共識,而人工砂中適量的石粉對混凝土是有益的,這也是研究和使用過人工砂的地區和部門在多年實踐后大家的共同結論。因此,將亞甲藍(MB)值<1.4或合格的人工砂石粉含量的限值放寬為3%、5%、7%。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也將石粉含量的最高限值定為10%。但隨著工程實踐和對石粉認識的逐步深入,發現只要MB控制好,用石粉含量在10%左右的人工砂也可以配制出高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這表明控制石粉含量并不科學,而用亞甲藍指標來控制使用人工砂的石粉更為合理。因此,本次修訂將石粉含量限制定為10%,并按MB值<0.5、<1.0、<1.4或合格定為Ⅰ、Ⅱ、Ⅲ類的技術要求。MB值>1.4或不合格的人工砂石粉含量仍按照天然砂含泥量指標限制,實踐證明,完全能保證混凝土質量。

考慮到各地區人工砂的不同、應用水平不同、用途不同,將石粉含量完全限制為10%不夠合理,所以仍保留原條文中表3中注釋“根據使用地區和用途,在試驗驗證的基礎上,可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的規定,以更好地利用石粉。

(6)修改了有害物質的要求

增加了有害物質中貝殼含量的指標。近年來,沿海一些地區已經開始使用海砂,在故本次修訂將砂中的貝殼含量指標列入有害物質中。具體指標參考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相關規定。

提出了“用工業廢渣生產的人工砂有害物質除了要滿足5.3.1中的規定外,還應符合我國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不應對人體、生物、環境及混凝土、砂漿性能產生有害影響”。由于此次修訂的人工砂定義中引入了工業廢渣,工業廢渣礦物成分較為復雜,有些工業廢渣會對人體、生物、環境及混凝土、砂漿性能有不利影響,如:用鋼渣生產的人工砂,含有f-CaO、f-MgO等成分,會影響混凝土體積穩定性,因此,在工程建設中用的鋼渣人工砂應按照GB/T 24175《鋼渣穩定性試驗方法》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7)修改了人工砂堅固性的技術要求

原標準中采用壓碎指標法評定人工砂的堅固性,此次修訂采用硫酸鈉溶液法和壓碎指標法兩種方法共同評定。

原因是工程實踐和試驗發現,有些地區生產人工砂壓碎指標合格,但用硫酸鈉溶液法就不滿足標準要求。故用硫酸鈉溶液法和壓碎指標法兩種方法共同評價人工砂的堅固性會更準確,確保人工砂的質量。

(8)增加了建設用砂放射性的技術要求

依據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強制性條文“3.1.1 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無機非金屬建筑材料,包括砂、石、磚、水泥、商品混凝土、預制構件和新型墻體材料等,其放射性指標限量為:內照指數和外照指數均不大于1.0”。

(9)修訂了吸水率試驗方法中飽和面干狀態圖

見原標準中飽和面干狀態下的坍落圖a)改為圖b)所示的狀態。



圖a)原標準中的坍落圖

圖b)修訂后的坍落圖

大量的試驗證明,砂在達到飽和面干狀態后的坍落圖形并不是圖a)中的圖形,而是類似圖b)中的圖形。故將原圖形修改。

圖c)和圖d)是試驗中典型的飽和面干狀態下的坍落圖的照片。


圖c)飽和面干試樣的坍落狀態


圖d)飽和面干試樣的坍落狀態

 
作者:124.225.92.*發表時間:2010-03-08 14:07:39.0 回復   支持[
0
]
  反對[
0
]
 

  有3條回復,共1頁    

 發表新回復
標 題
內 容
  用戶:   口令:  
 
 
好貼推薦 更多>> 
幫助
新人如何快速獲得積分?
如何在論壇發新帖子?
如何回復貼子?
如何在論壇貼圖?

 
付款方式 - 關于我們 - 幫助中心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條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問題? 聯系在線客服
Copyright © 工標網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