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業內人士呼吁制定紫砂行業國家標準
|
|
“紫砂煲”造假引爆整個行業信任危機。記者昨日了解到,目前一些正規紫砂電炊具企業正與有關部門溝通,希望能夠明確紫砂概念、認證機構等等,為紫砂產品洗去污名。同時,盡快制定“紫砂容器電炊具”的國家標準。
某紫砂電炊具企業負責人表示,紫砂行業陷入今天的尷尬境地,很大原因在于行業標準的缺失。
據陶瓷專家介紹,所謂的“潛規則”,首先要明確“什么是紫砂”。人們常說的紫砂是紫砂陶器的簡稱,根據《紫砂陶器》國家標準的定義,紫砂陶器與其他陶器的區別是:含鐵量較高的黏土制成、不上釉、透氣性,因此,符合上述三點的陶器就是紫砂,同時,產品品質必須符合《紫砂陶器》國家標準各項技術要求的規定。制作紫砂陶器的原料在各地區也都廣泛具備,不僅限于“宜興”地區,廣西、廣東、江西、江南一帶都有。制作不同的紫砂陶器產品,根據需要可加入某種氧化物,也就是業內所說的“配方”,沒有“化學料”之說。由于要經過高溫燒制 (通常在1100度以上),因此,對人體是無毒、無害的。
目前,國家并沒有紫砂的量化成分標準,由于制陶工藝比較復雜,各個廠有不同的配方工藝,并不統一,也讓不良企業有了可乘之機。廣東省家電商會秘書長謝德盛認為“市場上沒有真正紫砂的說法”并不準確,“個別企業的不誠信行為,如果被扭曲擴大成整個行業潛規則的話,將對千年紫砂文化的發揚傳承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