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棉混紡本色布 |
 |
標準編號:FZ/T 33006-2006 |
標準狀態:現行 |
|
標準價格:18.0 元 |
客戶評分:     |
|
本標準有現貨可當天發貨一線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本標準規定了苧麻棉混紡本色布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 本標準適用于鑒定苧麻棉混紡(苧麻纖維含量在50%及以上)本色布的品質。 |
|
|
|
英文名稱: |
Ramie/cotton blended grey fabrics |
替代情況: |
被FZ/T 33006-2024代替;替代FZ/T 33006-1998 |
中標分類: |
紡織>>麻紡織>>W33麻布 |
ICS分類: |
紡織和皮革技術>>紡織產品>>59.080.30紡織物 |
發布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發布日期: |
2006-07-10 |
實施日期: |
2007-01-01
|
作廢日期: |
2026-07-01
即將作廢 距離作廢日期還有362天
|
提出單位: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 |
歸口單位: |
湖南苧麻技術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起草單位: |
湖南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湖南洞庭苧麻紡織印染廠 |
起草人: |
伍潤輝、鄧芝香、蔣敏、易友良、趙雅麗、郭建英 |
頁數: |
12頁 |
出版社: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7-01-01 |
|
|
|
本標準代替FZ/T 33006-1998《苧麻棉混紡本色布》。
本標準與FZ/T 33006-1998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刪除了原標準對織造設備的限制,擴大了標準的適用范圍;
——產品的品等由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4個品等調整為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3個品等;
——增加了纖維含量考核指標;
——修改了疵點的量計規定;
——修改了各品等方面疵點每米允許評分數,各品等加嚴0.3分/m;調整并增加了幅寬分檔范圍;
——對斷經、經緯紗粗節、拖紗、嚴重疵點、雙經、筘路、筘穿錯、針路等疵點的評分作了調整;
——增加了大節、小節、錯纖維、稀弄疵點名稱的說明;
——增加了緯向一直條1楞~2楞經縮波紋和經縮浪紋、單根斷經、1cm以下的并列跳紗、經向一直條并列跳紗及并斷等疵點的評分規定;
——取消了一等品允許一個評10分的疵點存在的規定,增加了布面疵點降等的規定;
——取消了加工坯中疵點的評分;
——調整并簡化了標志的內容。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湖南苧麻技術研究中心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湖南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湖南洞庭苧麻紡織印染廠。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伍潤輝、鄧芝香、蔣敏、易友良、趙雅麗、郭建英。 |
|
|
GB/T 3923.1 紡織品 織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的測定 條樣法
GB/T 4666 機織物長度的測定
GB/T 4667 機織物幅寬的測定
GB/T 4668 機織物密度的測定
GB/T 8170 數值修約規則
FZ/T 01053 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標識
FZ/T 30003 麻棉混紡產品定量分析方法 顯微投影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