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的最新要求,適應鐵路建設特點,更好指導和規范項目前期工作文件編制,國家鐵路局組織對《鐵路建設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設計文件編制辦法》TB 10504-2018相關內容進行局部修訂。現公布局部修訂條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一、II可行性研究第一篇總說明書
修訂1“概述”章正文修改為:
一、概述
(一)研究依據(包括項目委托書或中標通知書,項目建議書(或項目建設規劃))及其批復文件、國家和地方有關支持性規劃的簡述,專題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依據)
(二)研究范圍(含相關工程)及研究年度(分近、遠期,按國家的五年規劃年度擬定,必要時增加初期)
(三) 加深地質工作、專題地質工作的審查意見及執行情況(必要時附)
(四) 項目單位概況 (簡述項目單位基本情況。 擬新組建項目法人的,簡述項目法人組建方案。 對于政府資本金注入項目,簡述項目法人基本信息、投資人 ( 或者股東) 構成及政
府出資人代表等情況。 必要時附)
(五) 項目建設條件
1.地理位置和徑路
2.自然條件 ( 概述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震動參數區劃、氣象、水文、水土流失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建設資源條件,并說明對線路的影響)
3.生態環境條件 ( 包括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文物古跡、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等,并說明對線路的影響)
4.交通運輸條件 (交通現狀和規劃對項目的影響)
5.公用工程條件 ( 有關水利、防洪、工礦企業、城市現狀和規劃,軍事設施和國防要求,外部電源條件等,并說明對線路和項目建設的影響)
6.其他條件
(六) 研究背景及研究工作概述 (簡述項目立項背景,項目用地預審、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和規劃選址等行政審批手續辦理和結論,以及其他前期工作進展;本次研究經過,研究思路等)
(七) 研究的主要內容提要
修訂2 “經濟與運量” 章正文修改為:
二、經濟與運量
(一) 社會經濟特征
(二) 路網構成
(三) 客貨運量預測 (說明研究年度區域客貨運量預測、客貨運量特點和流向,改建鐵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附既有線或通道近年運量統計資料,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預測高峰小時區段客流密度,對客流構成及特征及在綜合運輸通道中的份額分析等,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增加高鐵快運需求分析)
(四) 客貨運量匯總 (區段客貨流密度、客車對數,客貨流波動系數,同類投產項目類比分析)
(五) 遠景年輸送能力的建議
(六) 運量預測的不確定性分析
修訂3 “建設必要性及功能定位” 章正文修改為:
三、建設必要性及功能定位
(一) 規劃、政策符合性 (項目與重大規劃及政策的銜接符合性)
(二) 項目建設必要性 (必要時進行建設項目替代方案可能性研究)
(三) 項目功能定位
(四) 建設時機分析
修訂4 增加 “九、數字化應用” 章 (原章號依次順延) ,新增正文為:
九、數字化應用 (對于具備條件的項目,編寫此章內容)
(一) 應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根據項目特點,提出需要實施數字化應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二) 應用范圍與目標 (描述數字化應用的工程范圍或工點建議,如高鐵車站、特殊結構橋梁、復雜工程地質隧道、綜合管線等;涉及的專業以及預期達到的效果)
(三) 初步應用方案 (結合當前項目開展數字化應用具備的條件、必要性 (重難點) ,提出在勘察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維階段分別采用哪些數字化技術輔助開展工作)
(四) 數字化成果 (提出設計階段交付的數字化成果)
修訂5 “土地利用” 章正文修改為:
十、土地要素保障
(一) 用地概述
1 用地概數 ( 全線征收用地總數、臨時用地總數、平均每公里用地數及占用地類說明、明確擬建項目場址的土地權屬、供地方式、土地利用狀況)
2 農用地占用說明 ( 涉及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說明農用地轉用指標的落實、轉用審批手續辦理安排及耕地占補平衡的落實情況)
3 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說明 (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情況,說明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補劃情況)
4 用海用島說明 ( 如果項目涉及用海用島,應明確用海用島的方式、具體位置和規模等內容,涉及圍填海的項目,應提供符合涉圍填海的國家重大項目條件、選址唯一性和用海必要性等說明)
5 既有鐵路用地占用說明 ( 涉及占用既有鐵路用地的,說明征收補償方式)
(二) 節約集約用地論證 ( 用地規模和功能分區的合理性、工程方案節約集約用地分析、節地水平的先進性)
(三) 用地合規性說明 (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建設用地控制指標等土地要素保障條件; 符合新建鐵路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的說明)
注: 土地要素保障中涉及土地預審的內容,可在土地預審報告獲得批復通過后及時修改完善ꎮ
修訂6“節約能源” 章分為 “資源和能源節約與利用” “碳排放分析” ,正文修改為:
十二、資源和能源節約與利用
(一) 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二) 資源和能源節約措施綜述
十三、碳排放分析
(一) 碳排放路徑及總量
(二) 碳減排措施
(三) 碳排放效果分析
修訂 7“融資方案與經濟評價” 章中 “ (三) 經濟評價” 節正文修改為:
(三) 經濟評價
1 基礎資料
2 財務分析 (必要時分計入和不計入土地綜合開發效益兩種情況)3 經濟費用效益分析 ( 以工代賑項目增加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效益評價)
4 結論
修訂8“融資方案與經濟評價” 章增加 “ (四) 經濟影響分析” 節,新增正文為:
(四) 經濟影響分析 (具有明顯經濟外部效應的政府投資項目分析重大投資項目對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等所產生的影響,以工代賑項目分析對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技能提升等預期成效)
修訂9“社會穩定風險初步分析” 章正文修改為:
十八、項目風險管控
(一) 社會穩定風險初步分析
1 主要風險因素
2 風險等級
3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
(二) 安全風險初步分析
1 風險識別與評估
2 主要風險防范化解措施
3 勞動安全衛生的措施初步意見 (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職業病防護設施和有關防控措施)
修訂10“研究結論” 章正文修改為:
十九、研究結論 ( 從建設必要性、要素保障性、工程可行性、運營有效性、財務合理性、影響可持續性、風險可控性等維度分別簡述項目可行性
研究結論,評價項目在經濟、社會、環境等各方面效果和風險, 提出項目是否可行的研究結論)
二、Ⅱ可行性研究第二篇經濟與運量
修訂1 “項目建設必要性及功能定位” 章正文修改為:
二、項目建設必要性及功能定位
(一) 規劃、政策符合性 (項目與重大規劃及政策的銜接符合性)
(二) 項目建設必要性 (必要時進行建設項目替代方案可能性研究)
(三) 項目功能定位
(四) 建設時機分析
三、Ⅱ可行性研究第六篇路基及土地利用
修訂1 “土地利用” 章正文修改為:
第二章 土地利用
說明
一、概述
(一) 線路經過地區及工程概況 ( 所經地區以區、縣為單位, 主要的土地類型、全線工程概況、橋隧比例、車站設置情況)
(二) 用地概數 (全線征收用地總數、臨時用地總數、平均每公里用地數及占用地類說明、明確擬建項目場址或線路的土地權屬、供地方式、土地利用狀況, 既有鐵路用地占用情況、鐵路“四電用房” 及 “三改” (改路改溝改渠) 用地說明)
二、用地說明
(一) 用地設計原則 ( 含相關專業征收用地、臨時用地原則、臨時用地的復墾原則等, 臨時用地應包含大臨工程)
(二) 農用地占用說明 (涉及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 說明農用地轉用指標的落實、轉用審批手續辦理安排及耕地占補平衡的落實情況)
(三) 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說明 ( 涉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說明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補劃情況)
(四) 用海用島說明 (如果項目涉及用海用島, 應明確用海用島的方式、具體位置和規模等內容;涉及圍填海的項目, 應提供符合涉圍填海的國家重大項目條件、選址唯一性和用海必要性等說明)
(五) 占用國家級或省級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生態敏感區用地的情況說明三、用地補償方案
(一) 用地用海用島征收補償方案 ( 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方式和標準)
(二) 既有鐵路用地的征收補償方案 ( 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方式和標準)
四、土地復墾說明 ( 土地利用前狀況、土地面積、復墾面積、措施等)
五、節約集約用地論證 (用地規模和功能分區的合理性、工程方案節約集約用地分析、節地水平的先進性)
六、用地合規性說明 (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建設用地控制指標等土地要素保障條件,符合新建鐵路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的說明, 該指標應按全線綜合、區間路基、車站等分別說明)
七、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注: 土地利用中涉及土地預審的內容, 可在土地預審報告獲得批復通過后及時修改完善。
附件
一、用地概數匯總表 (含相關專業用地及用地類型, 占用既有線用地數量需單列)
二、取棄土 ( 砟) 場設置匯總表 (必要時附,含其他相關專業,位置、面積、取棄土量)
三、有關協議、紀要及公文 (含相關專業)
四、圖紙目錄
附圖
用地圖 (原則采用1:2000平面圖;荒漠、山嶺地區可用1:5000平面圖)
四、Ⅱ可行性研究第十五篇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與節約能源修訂1篇名修改為:
第十五篇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資源和能源節約與利用、碳排放分析
修訂2“節約能源” 章正文修改為:
第二章 資源和能源節約與利用
說明
一、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
二、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一) 主要資源和能源消耗點分布及數量
(二) 資源和能源消耗指標及分析
三、資源與能源節約措施
四、結論與建議
修訂3 增加 “碳排放分析” 章, 新增正文為:
第三章 碳排放分析
說明
一、碳排放路徑及總量
二、碳減排措施
三、碳排放效果分析
五、Ⅱ可行性研究第十六篇施工組織方案意見與投資估算
修訂1“施工組織方案意見” 章中 “ 管理措施” 節正文修改為:
八、管理措施
(一) 建設管理建議方案 ( 主要包括提出項目建設管理模式, 介紹建設總體目標要求 ( 含質量、安全、技術創新) 和擬實施以工代賑的方案意見等ꎻ
結合項目建設工期, 對項目建設主要時間節點做出時序性安排, 提出項目招標方案)
(二) 解決營業線或鄰近營業線施工與行車干擾的措施 (主要包括解決施工對通過能力影響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充分利用行車間隙時間 ( 含封鎖線路時間)
合理組織施工的意見, 保證行車和施工安全所采取的防護措施)
(三) 施工環水保措施 ( 主要包括保護大氣環境、水環境、噪聲環境、環境振動、電磁環境、生態環境等措施)
(四)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保障安全的現場管理及技術措施)
六、Ⅱ可行性研究第十七篇融資方案與經濟評價
修訂1 “財務分析” 章正文修改為:
第三章 財務分析
一、基礎數據與參數
(一) 運營成本
(二) 運輸收入
(三) 其他 ( 稅種、稅率、其他收入率、營業外凈支出率、折舊及攤銷等)
二、主要財務指標及分析
三、財務損益及可持續性分析
四、債務清償能力分析
五、不確定性分析
六、結論
修訂2“經濟費用效益分析” 章正文修改為:
第四章 經濟費用效益分析
一、基礎數據與參數
二、經濟費用及效益識別
三、經濟費用計算
四、經濟效益計算 (以工代賑項目增加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效益評價)
五、經濟指標及分析
六、敏感性分析
七、結論
修訂3 增加 “經濟影響分析” 章, 新增正文為:
第五章
經濟影響分析(具有明顯經濟外部效應的政府投資項目對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等所產生的影響,以工代賦項目分析對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技能提升等預期成效)
國家鐵路局
2023年12月11日